
10月13日,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(第十九场),聚焦城市治理成效。过去五年配资世界门户官网,这座拥有3000多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,通过智慧赋能、韧性建设和精细管理,实现了城市治理能力的全面提升。
城市治理的“智慧”底色日益鲜明。2024年,重庆市创新成立城市治理委员会,形成“全市一盘棋”治理格局。一套整合了2200多个专业处置部门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体系建成投用,对路灯、桥梁、环卫等核心业务实现智能监测和统一管理。在重庆街头上,2.3万个窨井盖装上了“智慧芯”,能实时采集上报井盖位移、破损等信息,保障“脚下安全”。上线的“渝城便民”小程序,汇聚了全市近万个停车场、7000多座公厕、近1900个公园的详细信息,绘就了便民生活“一张图”,市民日常生活便利度大幅提升。
目前,水、电、气、桥隧等城市“生命线”数字化管理率近70%,中心城区24座跨江大桥全部实现24小时在线监测,城市风险防控能力显著增强。
在供水方面,全市新建改造水厂29座,更新老旧管网2240公里,日供水能力提升至871万吨,可满足所有家庭超过三周的用水需求。通过建成16条跨江互联互通管道,形成“江水互补、片区联动”的供水格局,确保极端条件下的供水稳定。
在桥隧安全方面,面对设施量多面广、结构复杂、服役年限增长的多重挑战,重庆通过“数智赋能”和机制创新“双轮驱动”,为全市2800余座城市桥隧建立数字档案,对重点桥隧实现智慧监测。一套“空天地”一体化物联感知网络,配合AI智能识别,实现了对桥隧病害的毫米级捕捉与实时回传,推动了从被动巡查向主动感知的转变。
垃圾治理也取得突破性进展,全市实现生活垃圾全量焚烧发电,年发电量超33亿度,资源化利用率达86%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提升至68%,违规运输案件下降62%。同时,宜居环境品质也提升了重庆市民的幸福感。五年来,全市新增城市绿地7273万平方米,建成370多座“口袋公园”,358座老旧公园焕发新活力。
城市烟火气与人文关怀相得益彰,新改建的2042座公厕、5.2万个错时共享停车位、731座“劳动者港湾”,实实在在解决了市民“如厕难、停车难、休憩难”问题。在南川区设置的31处“潮汐摊区”,让街头烟火气与城市管理和谐共存。
数据显示配资世界门户官网,较“十三五”末,重庆城市管理有24项指标提前实现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。从智慧治理到安全韧性,从绿色发展到民生关怀,重庆用五年时间描绘出一幅超大城市治理的新画卷。(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国 实习生 夏桂琰)
长宏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